湖北荆州:八十年代的沙市话剧,小城市里的大舞台_李晓霞_观众_演出
说到话剧,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那是大城市的专利,只有京、津、沪以及省会城市才有像样的剧团,因为话剧对演员的要求高,培养起来也不容易。但如果我们回望几十年前,1980年代的湖北沙市,话剧却异常火爆。沙市文工团演出的那些大型话剧,不仅本地人捧场,外地人也纷纷赶来看,艺术水准真是没得说。
1980年代初,一部话剧《救救她》火遍大江南北,全国许多剧团都曾上演过。这部剧放到今天,也是“现象级”作品,影响力不亚于《还珠格格》。剧中的李晓霞是个误入歧途的失足女,迷失的她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走上了正途。如今看来,剧情或许不算特别新鲜,但在当时,敢把失足青年的故事搬上舞台,并且讲得如此接地气,真的是相当不容易,剧一上演便引发轰动。
话剧《救救她》由长春话剧院创作并演出,女主角李晓霞由徐松子饰演。徐松子后来成了著名的导演和电影演员,凭借电影《芙蓉镇》中的出色表现,还获得了国际大奖。《救救她》公演后持续热演,观众反响热烈,中央电视台甚至播出了该剧的演出实况录像。剧在全国引起轰动后,像北京人艺、上海人艺等多家著名剧团也纷纷排演。徐秀林、奚美娟等大腕也曾出演李晓霞一角,足见其受欢迎程度。就在这股话剧热潮中,沙市文工团也决定排演《救救她》。有人可能会觉得,沙市这样的地方能把全国都在演的剧做好吗?结果沙市文工团不但排出来了,而且效果非常好,观众反响也相当不错。
展开剩余67%在沙市版的《救救她》中,有位演员叫毛爱珍,她饰演的是李晓霞的B角。说到B角,就是在主角不在的时候,可以顶替上场。虽然是B角,但毛爱珍演得毫不含糊。当时她可是沙市话剧界的知名人物,同时也是已故影视演员尚于博的母亲。尚于博虽然离世较早,但提到他母亲曾经在话剧舞台上的表现,沙市的老观众依然记忆犹新。
那时候,沙市文工团能排演这样的大型话剧绝非偶然。演员们的功夫下得特别苦,每场戏前都要反复磨练台词、动作、表情,只为上台时让观众看得入迷。而那时的观众也真懂戏,演员演得好,他们热烈鼓掌;演得不到位,散场后观众也会提意见,帮助演员改进。这种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,也让话剧在沙市生根发芽。
《救救她》在沙市的演出场场爆满,很多观众看完后会讨论剧情,讨论李晓霞的遭遇。这足以说明,话剧不仅打动了人心,还让人们思考如何帮助身边那些失足的年轻人。话剧不仅仅是娱乐,它更能引发观众对生活的深思,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。
今天,沙市文工团早已解散,话剧在沙市也已经消失。但回想起八十年代,那时一个地方文工团能排演出《救救她》这样的剧目,并且能够让老百姓津津有味地观看,真的很了不起。那时的演员没有太多讲究,就是凭着对舞台的热爱,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。老百姓的娱乐选择少,看话剧就像过节一样,大家都认真投入。
其实,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,好的艺术作品总会找到它的观众。沙市文工团和《救救她》,就像是一面镜子,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渴望,也展现了一群普通演员对艺术的执着。这份执着,不论何时,都值得我们铭记。
发布于:山东省